close

    台灣人重視養生,總喜歡熬煮中藥或以藥材入菜,甚至藥草茶飲當水喝,

但對於該怎麼熬煮及藥材的特性,可能不是很了解,大多是民間口耳相傳以

「3碗水煮成1碗水」。

    中醫師林睿珊說明,用錯誤的方法煎煮水藥,可能會使得藥效減半,選購

中藥時也應該先請教中醫師,依患者的體質來開藥,且同一種藥物不宜服用

太久,因為醫師會隨著症狀的改善來調整藥物。

    林醫師指出,煮中藥器具的選擇很重要,最好以砂鍋、陶鍋或不鏽鋼鍋煎

煮,因為這類器皿性質穩定,可保持藥液的純淨,而且有受熱傳導均勻的優

點。

    熬煮前先以清水沖洗,減少藥材上的的泥沙及灰塵,以類似洗米的方式清

洗即可。清洗完需要浸泡,林醫師解釋,這個動作會使藥物變軟、細胞壁膨

脹,目的是為了讓藥材的有效成分溶出在藥液中。浸泡的水量也要注意,最

好以略高於藥材2~3公分的冷水浸泡即可,並且切記不可使用熱水浸泡,以

免藥材中的蛋白質突然受熱凝固,影響藥材有效成分釋出。

    煎煮過程的火候控制很重要。「火候」,是指煎煮中藥材的火力大小與火

勢急慢,中醫將煎藥的火侯,分為「武火」與「文火」兩種。一般家庭煎煮

中藥材,建議選用「先武後文」的方式,意思是說,先用武火(大火)急

煎,使藥劑迅速煮沸,再改用文火(小火)慢煎15~20分鐘左右,使藥湯處

於微沸狀態,持續煎煮出藥材有效成分。在熬中藥湯的時候,一定要加蓋,

盡量使有效成分保留在湯汁裡。濾取藥汁要趁藥液未冷時,用兩層乾淨的紗

布過濾會較清澄。

    選購藥材最保險的方法,可以請信任的中醫師推薦中藥房,千萬不要選購

來路不明的藥最好放在冰箱冷藏,並依包裝標示的期限食用,若沒標明日

期,最好一個月內吃完,不要一次買太多,買了就盡快吃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中醫常識加油站 的頭像
    中醫常識加油站

    黃世美中醫診所

    中醫常識加油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